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农信坚守支农支小初心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广东农信 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 2023-12-25

近年来,广东农信坚守支农支小初心,以服务农民致富、促进共同富裕为理想,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对准农村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1年9月末,广东农信涉农贷款550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9731亿元,支农支小信贷投放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金融支撑。

■广东农信供图

坚持整体谋划,建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广东农信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为农村金融工作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党建引领、组织保障、履职考核、队伍建设等“四大工作机制”,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建立党建共建工作体系。结合“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深入构建党建共促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创新“党建共建+派驻乡村金融特派员”的金融服务模式,引领辖内农商行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前列、作表率。截至今年10月,全省农商行党委共与123个镇街党(工)委、1716个行政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共派出2300多名党员。二是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省农信联社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三农金融服务部)同时派出工作专班,各农商行也成立相应部门,研究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全员采取行动,推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作为辖内农商行班子履职评价重要因素,制定“三农”金融业务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完善涉农贷款风险容忍管理,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加强乡村金融队伍建设。建立“乡村金融特派员”制度,在辖内农商行选出一批综合素质高、熟悉农业农村及金融业务的党员干部驻村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今年10月,广东农信共向村(居)派驻乡村金融特派员2580名,进村入户支持农民创业发展、勤劳致富。

坚持支农支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十四五”期间,广东农信计划投入乡村振兴领域信贷资金不少于1万亿元,努力保障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金融需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

一是支持农村特色产业振兴发展。围绕水果、蔬菜、南药、畜禽、水产、饲料6个千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出专项金融产品,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金融服务,累计投放贷款规模高达1000多亿元。主动对接各地“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等系列培育工程,聚焦保障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截至今年10月,支持“菜篮子”贷款1.52万户、60.62亿元,“米袋子”贷款2550户、15.67亿元,“果盘子”贷款8737户,23.1亿元,“茶罐子”贷款1045户、10.54亿元,“水缸子”贷款40户,6.5亿元。围绕打造广东农业特色名优产品,总共开发推出834个支农支小特色贷款产品,年累计投放贷款超5000亿元、惠及“三农”和小微客户超50万户,其中“渔农贷”“渔船贷”“茗茶贷”等特色贷款分别为40亿元、19亿元和13亿元。

二是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增量扩面。围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整合资源专门推出“园区贷”、“龙头贷”、“风貌贷”、“税易贷”、“真猪贷”5大信贷系列产品,全面对接名单内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截至今年10月,发放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贷款2708户、183亿元,其中对现代产业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授信127亿元、发放贷款103亿元、支持企业2168家。

三是开展“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试点。2020年底以来,广东省农信联社与汕头市澄海区政府签订《你帮我、我帮你, 共促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在澄海区开展“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试点工作,力争形成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的乡村服务格局,畅通“三个连接”(连接乡村、连接产业、连接政府),实现“四个目标”(兴百业、进万村,户户通、全覆盖),达到“五个畅通”(政务通、信用通、信贷通、理财通、销售通)。2021年1月,省农信联社与省政数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广东省“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覆盖全省行政村工作方案》,计划2022年1月31日前,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布放2万台政府服务一体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服务自助机行政村全省全覆盖,完成村村通政务。截至今年10月,试点地区澄海已完成个人建档超23万户,个体工商户建档超7万户,覆盖率全区85%以上的居户、商户;信用村授牌125个,覆盖67%以上行政村,整村预授信超14亿元;派驻金融特派员109名,实现行政村覆盖率100%;投放政务一体机15台(全省已在1391个行政村投放政府服务一体机1391台),实现镇(街道)投放覆盖率100%;配合政府开立“三资”监管账户203个,实行村(居)覆盖面100%。

坚持科技赋能,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为助力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广东农信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创新“大数据+信用”体制机制,在金融信用、支付环境、平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以打造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广东农信助力推进“数字信用乡村建设”,利用“大数据+熟人评价+走家串户”的信用村建设模式,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村(居)委会合作,积极推进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农村经营主体的信息建档及信用评价,不断扩大覆盖主体范围;加快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线上线下数据互联互通,探索建设“悦农分”信用评价体系,拓展“悦农分”场景应用,协同提升乡村治理和诚信环境。目前,全省农商行建设信用村(社区)5831个,覆盖面为30%;建设信用乡镇(街道)310个,覆盖面为23%;累计建立农户信用评级档案288万户。

二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加强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农村,积极牵头移动支付示范镇建设工作。深化“悦农e付”支付品牌建设,围绕“支付+开放银行+行业应用”模式,不断丰富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景区等支付云生态的场景体验,推动支付结算服务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延伸,提升农村支付服务和应用水平。截至10月,累计开展“智慧+”医疗、交通、政务、生活、教育等项目1500余个;“悦农e付”累计拓展收单商户60.08万户,年度累计交易笔数达1.81亿笔;由广东农信牵头建设的新增示范镇达54个,牵头建设打造为精品镇的达14个。 

三是提升智能金融服务水平。把握5G、智能终端等技术,聚焦打造以“手机银行+户户通”双App为核心的线上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线上服务场景及功能体验,推进全流程数字化的移动展业,支持涉农主体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截至今年10月,手机银行4.0注册用户数为1717万户,今年累计交易笔数4237万笔,交易金额为5999亿元。优化网点效能,开展智能网点建设,推广智能机具,打造云柜台、金融到家等线上线下融合的网点服务新模式,完善支持上门服务的电子挎包工具箱,破解农村偏远地区网点布局难题,实现空白地区全覆盖、农村客户全触达。

四是拓展数字化平台服务。围绕“金融+场景”打造便民服务生态,拓展扶贫助农、政务下乡、乡村治理等民生场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优化悦农生活·鲜特汇平台,拓展农产品及土特产销售渠道,创新助农团购、直播带货等模式,打造“一行多品”农业优势品牌。截至今年10月,鲜特汇平台注册用户636万户,发起助农团购413场,筹集助农资金318万元。加快政务一体机投放,推动“数字政务+数字金融”向基层延伸。目前已在智慧柜台、手机银行、智能POS等渠道引入“粤省事”,上线13个大项113个子项政务服务和三大类28项涉税服务;并与省政数局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在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投放政务服务一体机,打造集电商、生活、金融、政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让村民享受“指尖办、门口办”,提高获得感、幸福感。



监  制丨段树军 徐春培  责  编丨张  炜  郭锦辉
制  作丨李   康              法  务丨徐  喆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